方剂学科是中医基础通向临床的桥梁学科,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为安徽省高峰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中医学学科的主干二级学科,为安徽省重点学科。《方剂学》课程2007年被遴选为省级精品课程,2019年成为方剂学省级mooc、省级精品线下开放课程,2020年获批为省级示范课程,同年获批省级教学团队。
学科围绕方剂的文献与组方理论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方剂物质基础与方效机制研究等研究方向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自然科学项目等科研项目1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取得省级科技奖励7项,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100余篇。学科先后承担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0余项,主编、副主编或参编《方剂学》、《中医英语》、《医学英语》等国家规划、行业规划教材及学术专著20余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
学科目前拥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1人,形成了结构合理的教学与科研梯队。已培养出具有坚实的方剂基础理论、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临床诊疗技能的优秀硕士研究生近50余名,分布在省内外的教学、科研、临床工作岗位,成为学科带头人或业务骨干。
本学位点培养具有系统、坚实的中医方剂学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独立从事中医方剂学研究、教学及临床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主要培养方向:1.方剂的文献与组方理论研究;2.方剂配伍规律研究;3.方剂物质基础与方效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