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简历
谌曦,女,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二科主任,中医世家,全国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医名师丁锷传人。
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免疫学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松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会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研究生指导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常委、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常委、安徽省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安徽省老年医学学会理事、安徽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分会常委、安徽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委、世界中联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理事、安徽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委员、安徽省老年医学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常委、安徽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病学医师分会免疫与妊娠学组委员、安徽省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学分会委员、安徽省健康服务业协会风湿免疫分会常委、安徽省全科医学风湿免疫与骨关节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MDT”“复发性流产及反复种植失败MDT”“间质性肺炎”团队专家等。
二、教学科研情况(包括主要在研课题、获奖成果等)
1、研究项目
(1) 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基金资助(发改办社会[2022]366号)
(2) 国家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国中医药人教涵[2023]85号)
2、获奖成果
(1)新风胶爽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症反应及心功能的机制研究,2023F054J00488,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科研成果)
(2)临床电子医疗数据库挖掘研究-以新安医学从脾治痹为例,2022N994J006492,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科研成果)
(3)基于转录组学研究类风湿关节炎脾虚湿盛证患者感受与非编码RNAs的相关性,2021N994J013648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科研成果)
(4)新风胶囊联合五味温通除痹胶囊调控lncRNA MIR22HG改善RA寒湿痹阻证患者感受的数据挖掘和分子机制研究,2021F024J013011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科研成果)
(5)新风胶囊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疗效及免疫学机制研究,2021F064J005726,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科研成果)
(6)新风胶囊通过调控lncRNA MAPKAPK5-AS1/miR-146a-3p/SIRT1组合改善RA脾虚湿盛证患者感受的分子机制研究,2021N994J013649,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科研成果)
(7)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新风胶囊抑制AA大鼠血小板微粒释放的机制,2021F014J005807,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科研成果)
(8)一种健脾滋肾复方中药在治疗干燥综合征中的新用途,专利,专利号:ZL 2020 1 1227827.8
(9)一种用于测量动物足趾肿胀的装置,专利,专利号:ZL 2021 2 0721709.6
三、论著情况(包括代表性论文、专著、教材)
1、论文
(1)沉默SMAD家族成员3(SMAD3)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巨噬细胞M2极化和SMAD7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23,39(10):904-909.(通讯作者)
(2)芪黄健脾滋肾颗粒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的影响[J].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4(05):525-529+533.(通讯作者)
(3)基于“正邪理论”探讨谌曦论治狼疮性肾炎伴血小板减少临床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3,35(01):40-43.(通讯作者)
(4)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威灵仙-牛膝药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J].中医药通报,2022,21(10):32-36.(通讯作者)
(5)基于miR145-5p负反馈调控TGF-β1/Smads通路抑制巨噬细胞极化的实验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22,28(23):1803-1809.(通讯作者)
(6)佐剂性关节炎大鼠miR145-5p/Smads通路变化、巨噬细胞极化及其相关性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22,28(16):1222-1227.(通讯作者)
2、专著
(1)《类风湿关节炎从脾论治》,科学出版社,副主编
(2)《雷公藤治疗风湿病研究》,科学出版社,副主编
(3)《系统生物学在中医风湿病中的应用实践》,科学出版社,编委
(4)《成人斯蒂尔病分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委
四、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带教情况
从事临床教研工作30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风湿免疫性疾病,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类风湿、干燥综合征、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等疑难病。近年参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校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10余部,获科技奖励数项,科技成果数十项。致力于中医药人才培养传承发展,言传身教、德育并重、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培养出研究生及师承规培数十人,历年毕业生从事中医药防治风湿病疑难杂症工作,传承学术经验,获好评。现带教硕士研究生6人,已毕业5人,年均完成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和内科学课堂教学20余学时,年均临床带教博士生及进修生4余人,规培生200余人,带教实习生160余人,培训其他人300余人次,培养出战斗在一线、技术过硬的10余名中医骨干。
办公电话:0551-62850054
邮箱:sx28169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