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婉莹导师简介

一、简历:
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现代化中心副主任。200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入北京大学药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站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2011年评聘为研究员。2013年3月-6月作为访问科学家在美国药典委工作。目前担任第十一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美国药典东亚专家组成员,世界中联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理事兼秘书长,SCI杂志《Phytomedicine》的编委、《中草药》杂志英文版的编委。吴婉莹研究员主要致力于中药质量控制研究及现代中药新药研发工作。所开发的丹七通脉片获得中药五类新药临床研究批件,目前正在进行临床II期研究; 所制定28种中药及复方的质量标准中,16种中药32个国际标准标准获得国际认可,已经纳入美国或欧洲药典。主持了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国家自然基金、海洋863计划,上海市科委及中科院等11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并参与二十余项基金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文章114篇,其中SCI收录96篇。并为《丹参大全》、《常用中药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药现代化二十年》、《海洋天然产物与药物研究开发》及2010版、2015版英文版药典6部专著的编委。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9项,其中14项已获得授权。2012年,作为主要科研骨干参与的“中药复杂体系活性成分系统分析方法及其在质量标准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三)。2015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排名第二)。2016年,作为主要科研骨干参与的“国际化导向的中药整体质量标准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2013年、2017年分别获上海科技系统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2019年江西省“双千计划”。
教育经历:
1999/09 – 2002/07,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博士
1996/09 – 1999/0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硕士
1992/09 – 1996/0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学士
工作经历:
2011/10–至今,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2006/09–2011/09,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2005/06–2006/08,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2002/09–2005/05,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
社会任职:
第十一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美国药典东亚专家组成员;
世界中联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理事兼秘书长;
SCI杂志《Phytomedicine 》编委;
《中草药》杂志英文版编委;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与过程控制分会常务理事。
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审查技术专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二、研究方向:
现代中药新药研发及中药质量控制研究。
三、近5年来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3455,2020/01-2023/12,主持
2.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标准制修订研究课题,2020Z001,2019/11/-2020/11,主持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7900,2018/12-2021/12,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3591,2017/01-2020/12,主持
5. 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ZYBZH-C-HEB-12,2016/01-2018/12,主持
6. 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ZYBZH-Y-SC-40, 2016/01-2018/12,主持
7. 上海市科研计划项目,15DZ0502800,2015/06-2018/06,主持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3344,2015/01-2018/12,主持
四、近年来发表有代表性学术论文、专著或教材(限5篇)
1. Huiqin Pan#, Wenzhi Yang#, Changliang Yao, Yao Shen, Yibei Zhang, Xiaojian Shi, Shuai Yao, Wanying Wu*, Dean Guo*. Mass defect filtering-oriented classification and precursor ions list-triggered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for the discovery of indole alkaloids from Uncaria sinensis, J Chromatogr A., 2017, 1516: 102–113.
2. Changliang Yao#, Wenzhi Yang#, Wen Si, Yao Shen, Naixia Zhang, Huali Chen, Huiqin Pan, Min Yang, Wanying Wu*, Dean Guo*. An enhanced targeted identification strategy for the selectiveidentification of flavonoid O-glycosides from Carthamus tinctorius byintegrating offline two-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linearion-trap-Orbitrap mass spectrometry, high-resolution diagnosticproduct ions/neutral loss filtering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solidphase extraction-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J Chromatogr A., 2017, 1491: 87-97.
3. Xiaojian Shi#, Wenzhi Yang#, Shi Qiu, Changliang Yao, Yao Shen, Qirui Bi, Min Yang, Wanying Wu*, Dean Guo*. An in-source multiple collision-neutral loss filtering based nontargeted metabolomics approach fo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alonyl-ginsenosides from Panax ginseng, P. quinquefolius, and P. notoginseng, Anal Chim Acta., 2017, 952: 59-70.
4. Qirui Bi#, JinjunHou#, PengQi#, ChunhuaMa, Ruihong Feng, Bingpeng Yan, Jianwei Wang, Xiaojian Shi, Yuanyuan Zheng, Wanying Wu*, Dean Guo*, TXNIP/TRX/NF-κB and MAPK/NF-κB pathways involved in the cardiotoxicity induced by Venenum Bufonis in rats, Sci Rep., 2016, 6: 22759.
5. Shi Qiu#, Wen-zhi Yang#, Chang-liang Yao, Zhi-dong Qiu, Xiao-jian Shi, Jing-xian Zhang, Jin-jun Hou, Qiu-rong Wang, Wanying Wu*, Dean Guo*, Nontargeted metabolomic analysis and "commercial-homophyletic" comparison-induced biomarkers verification for the systematic chemical differentiation of five different parts of Panax ginseng, J Chromatogr A, 2016, 1453: 78-87.
五、近年来获厅级以上奖励情况
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2015年,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排名第二);
201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2013年,获得上海科技系统“三八红旗手”称号;
2017年,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六、指导研究生情况
七、联系方式(电话、邮箱等)
联系方式:021-50272789
电子邮箱:wanyingwu@simm.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