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杨文明

发布者:研究生院 发布时间:2025-02-18 浏览次数:

杨文明,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临床神经病学博士后,安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兼职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脑病研究所所长。

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中医临床优才指导老师,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高校新安医学脑病领军人才团队带头人,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安徽省国医名师,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担任教育部新安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安徽省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主任,安徽省中医脑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美国中医学院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审评专家,国家区域中医脑病诊疗中心负责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全国脑病协作组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重点专科优势病种(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协作组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肝豆状核变性)负责人,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安徽省分中心负责人,长三角中医脑病质控中心及专科联盟负责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脑病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委员会副会长,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风病防治协调创新共同体副主席,安徽省医学会副会长,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病等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担任《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华神经解剖与临床杂志》等杂志的执行编委、编委和审稿专家。主持并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30余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主编学术专著10部,获批国家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科技奖励22项。

2年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结合认知测查等现代技术的脑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证候规范研究,2024/08-2028/7330万,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基于肠肝轴和肠脑轴途径的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方治疗Wilson病的作用机制研究,2023/01-2026/12255万,主持;

3. 安徽省中医药科技攻关专项项目: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制及中药干预的基础与转化研究,2024/1-2027/121760万,主持;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肝豆状核变性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23/1-2025/12300万,主持;

5. 新安医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所揭榜挂帅项目:新安特色制剂智脑胶囊治疗AD干预机制和临床转化应用研究,300万,2024/6-2025/12,主持。

主要代表论文:

1. Zhang J, Liu L, Zhang G, Li M, Ma B, Yang W(通讯作者). Treating patients infected with the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with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ufeng Jiedu capsule. Biosci Trends. 2022;16(3):238-241. (IF:9.08)

2. Zhang S, Yang W(通讯作者), Li X, et al. Clinical and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large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Wilson's disease in China. Transl Neurodegener. 2022;11(1):13.(IF:12.60)

3. Cheng TLi XHuang PWang HWang MYang WM(通讯作者).Colorimetric and electrochemical (dual) thrombin assay based on the use of a platinum nanoparticle modifi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type Fe-MIL-88) acting as a peroxidase mimic[J]Mikrochim Acta2019186(2)94.

4. Pei P, Liu L, Zhao LP, Qu ZY, Tang CY, Wang LP, Yang WM(通讯作者). Electroacupuncture exerts an anti-migraine effect via modulation of the 5-HT7 receptor in the conscious rat[J]. Acupunct Med. 2019. 37(1): 47-54.

5. Yang Y, Wei T, Yang W(通讯作者), et al. Dysfunction of the Lenticular Nucleus Is Associated with Dystonia in Wilson's Disease. Brain Sci. 2022;13(1):7.


主要教材专著:

1)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神经定位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2)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3)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新世纪第四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4)主编:《中风临证臻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5)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研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117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

邮编:230031

电话:0551-28387070551-2838522

电子邮箱:yangwm881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