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李泽庚
个人照片

一、个人简历
李泽庚,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呼吸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理事长。同时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及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药协会呼吸药物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是安徽省A类重点建设学科--中医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肺病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医药防治肺系重大疾病应用转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并完成中医药防治肺系的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和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10项及省部级项目多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其中省政府二等奖2项、一等奖排列第二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证书1项,新药证书2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46篇,其中SCI论文30篇。是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和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是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二、教学科研情况(包括主要在研课题、获奖成果等)
主要在研课题:
[1] 参芪调肾方通过PPAR-γ/NF-κB途径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慢阻肺免疫炎症的机制研究(823743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5万元,2024.01-2027.12,主持;
[2] 全国名中医肺系疾病学术思想传承及特色方药的临床开发研究(202204295107020045),安徽省科技厅临床医学研究转化专项,80万元,2023.01-2025.12,主持;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2023YFC3502600),2023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2023.11-2027.10,30万元,主持;
获奖成果:
[1]基于肺“治节重建”理论的慢阻肺机制阐释与临床应用研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4年,202402-20-R-01,排名第一;
[2]益气化痰祛瘀方调控慢阻肺肺血管重构机制与临床转化研究,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3年,202302247P1001,排名第一;
[3]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标准贡献奖,2022年,W072022SCM04-P04,排名第四;
[4]平喘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研究,安徽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21年,Z-2020-3-041-R2,排名第二;
[5]支气管哮喘(哮病)中医药分证治疗研究,安徽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8年,2018-2-R1,排名第一。
三、论著情况(包括代表性论文、专著、教材)
代表性论文
[1] Shi M, Xue Q, Xie J, Yang Q, Tong J, Zhu J, Gao Y, Ma X, Wu D, Li Z. Protective effect of Shenqi Wenfei Formula against lipopolysaccharide/cigarette smoke-induced COPD in Rat based on gut microbiota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 analysis [J]. Front Microbiol. 2024 Nov 19;15:1441015.
[2] Ding HZ, Wang H, Wu D, Zhou FC, Zhu J, Tong JB, Gao YT, Li ZG. Serum metabolomics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frequent exacerbator' phenotype [J]. Mol Med Rep. 2024;30(2):137.
[3] Yang Q, Huang W, Yin D, Zhang L, Gao Y, Tong J, Li Z. EPHX1 and GSTP1 polymorphisms are associated with COPD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Front Genet. 2023 May 22;14:1128985.
[4] He S, Wu L, Sun H, Wu D, Wang C, Ren X, Shao Q, York P, Tong J, Zhu J, Li Z, Zhang J. Antioxidant Biodegradable Covalent Cyclodextrin Frameworks as Particulate Carriers for Inhalation Therapy against Acute Lung Injury [J].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2;14(34):38421-38435.
[5] Jia Y, He T, Wu D, Tong J, Zhu J, Li Z, Dong J. The treatment of Qibai Pingfei Capsule 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ay be mediated by Th17/Treg balance and gut-lung axis microbiota [J]. J Transl Med. 2022;20(1):281.
[6]张璐,方莉,徐淑钰,等.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芪白平肺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阶段大鼠肺血管重构的改善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5,31(09):48-56.
[7]丁健,郭为振,童佳兵,等.韩明向临证运用泽漆经验[J].中医杂志,2025,66(04):340-343.
[8]杨勤军,王卉,徐淑钰,等.参芪调肾方减轻慢阻肺肺肾气虚证大鼠气道炎症的机制:基于铁死亡途径[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4,44(10):1937-1946.
专著
[1] 《安徽省国医名师》,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主审;
[2]《安徽省名中医》,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主审;
[3]《中国中成药名方药效与应用丛书(呼吸消化卷)》,科学出版社,2022年,主编;
[4]《安徽省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报告》,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编委;
[5]《安徽省国医名师临证精粹》,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执行主编;
[6]《肺系病临床方药臻萃》,科学出版社,2016年,主编。
四、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带教情况
主要围绕肺系疾病开展中医证候与病因病机的研究工作,开展肺气虚证分级分度理论与应用研究;围绕肺失治节理论,开展治节重建方法应用研究,应用生物信息及其他现代技术方法,通过临床及实验研究开发研制了治疗肺系病系列方药及防治方案。
作为中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研究生导师,目前,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55人,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11人。
五、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 0551-62850171、邮箱 Li660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