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潘晋方

发布者:研究生院 发布时间:2024-10-16 浏览次数:1245

一、 个人简历

潘晋方,男,1965年生,农工党,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一科主任,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安徽省重点专科(胃肠外科)专科带头人;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胆石病专科联盟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学会外科分会常委;安徽省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加速康复外科(ERAS)专委会常委。主持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大型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安徽省重点研发与开发计划1项。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编《中医治疗普通外科疾病》1部,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十四五”规划教材《西医外科学》。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

教学科研情况

教学情况:每年指导硕士生4名,每年承担140名本科外科学教学任务,每年承担下级医院进修医师8名,每年指导外科医师手术200多例。现培养硕士研究生1人,共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8人,协助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人。

科研情况:

(1)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2023.01-2025.12,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重点项目: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丹参增效5-FU抗胃癌机制及其联合腹腔化疗临床观察(AHWJ2022a004),主持;

2014.01-2020.12,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外科)(财社[2013]239号),参与;

2023.10-2026.10,安徽省“十四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推荐计划-胃肠外科,(皖卫医秘[2022]91号),参与;

2010.01-201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芪黄煎剂对大鼠胃切除后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影响,(30973855),参与。

2020.01-2022.12,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基于中药配伍中“相须相使”理论研究丹参联合抗癌剂治疗胃癌的增效作用及其机制。(编号202004j07020047),参与。

(2)科研奖励:

2021年,“胃癌围手术期中医药应用”,获2021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J-2021-2-167-R2;

2015年,“胃癌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构建及其临床与实验评价”, 获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9-1-R2;

2019,HLD脾切除临床应用” 获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9-2-R2)。

(3)获得专利:

2019年,治疗肠梗阻的医用中药敷脐带(排名第二,专利号:ZL201720996603.0

2016年,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管内置结构(排名第二,专利号:ZL201620247116.X)。

2018年,一种获取大鼠肠淋巴液引流装置(排名第二,专利号:ZL201821330383.9

二、 论著情况

主编《中医治疗普通外科疾病》教材1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

三、 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带教情况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道肿瘤、肠梗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大脾亢、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急、慢性胰腺炎等。

研究生带教情况: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协助培养的30余名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协助培养的5名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

四、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551-62850104

邮箱:Panhaozhi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