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陈永华

一、个人简历
陈永华,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安徽省中医学会中医委员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理事、安徽省睡眠研究会常务委员、安徽省抗癫痛协会理事。从事中医脑病、神经内科的科研、临床及教学工作20余年。硕士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师从杨文明教授。曾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进修神经病学专业,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科研经验,熟练掌握肝豆状核变性、运动障碍疾病、癫痫、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断及治疗。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包括SCI在内的学术论文20余篇,从事《诊断学基础》、《神经病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二、教学科研情况(包括主要在研课题、获奖成果等)
[1]主持安徽中医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批号:2012qn026),黄蒲通窍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管炎症反应的干预研究,2013/01﹣2014/10,结题。
[2]主持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项目批号:KJ2018A0286),基于PERK/elF2a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研究Wilson病小鼠脑血管损害的机制及肝豆灵的干预作用,2018/01-2019/12,结题。
[4]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号:82274493),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BMSCs源外泌体IncRNAMEG3表观遗传调控Wilson病TX小鼠肝纤维化自噬机制及补肾活血化浊方干预研究,2023/01-2026/12,在研。
[5]主持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24AH051032),肝豆灵通过“肠脑轴”途径改善Wilson病小鼠脑血管损害的机制研究,2024.06-2026.06,在研。
三、论著情况(包括代表性论文、专著、教材)
参编杨文明教授主编的《中医脑病临证思维》,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四、代表性论文论著
[1]陈永华,江停战,张波,等,安中宁神胶囊治疗心肝阴血亏虚证失眠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志,2008,6(3):279-280.
[2]陈永华,江停战,张波,等,黄蒲通窍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41-43.
[3]陈永华,江婷战,张波,等.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1):1067-1069
[4]陈永华,张波,刘妮,等,黄蒲通窍胶囊对血管性呆患者血管炎性反应的干预作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6):45-47.
[5]陈永华,张波,刘妮,等,复方枣仁安神胶囊联用曲唑酮治疗伴焦虑状态失眠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4,46(5):46-48
[6]陈永华,杨文明,黄为,刘妮,曹仕健,李亚.2例不典型Wilson病报道及诊断思路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06):1043-1046.
[7]陈永华,刘妮,黄为,曹仕健,李亚军,王玮,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结合教学模式临床教学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09):1-3.
[8]陈永华,杨文明,江海林,唐露露.Salubrinal对铜负荷诱导的PERK/elF2a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介导肝细胞亡的干预作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8,34(09):990-996.
[9]陈永华,杨文明,刘妮,张波,曹仕健,黄为,化通络方联合丁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10):2416-2418.
[10]. Chen Y,Zhang B, Cao S,Huang W,Liu N,Yang W.GanDouLing combined with Penicillamine improves cerebrovascular injury via PERK/elF2a/CHOP 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 pathway in the mouse model of Wilson's disease[J].Biosci Rep,2018,38(5):1-8.
[11] 陈永华,杨文明,张波,曹仕健,黄为,刘妮.解毒化瘀方肝豆灵片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01):390-393.
[12]陈永华,杨文明,江海林,唐露露.肝豆灵片对硫酸铜模拟铜负荷诱导TX小鼠原代肝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成药,2019,41(03):672-675.
[13]陈永华,杨文明,汪瀚,唐露露,江海林,魏涛华,杨文明关于肝豆状核变性辨治思路及经验撷菁,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04):1843-1846.
[14]陈永华,张波,黄为,刘妮,曹仕健,杨文明,乌灵胶囊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观察,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0(01):18-21.
[15]谢凯放,陈永华,张智磊.肝豆汤治疗威尔逊病吞咽障碍的作用机制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2,34(12):8.
[16]胡壮壮, 陈永华, 杨文明. 基于“微生物-脑-肠轴”理论探讨肝豆状核变性伴发抑郁症的诊疗思路[J].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25 (11): 1279-1283+1288
[17]刘庆婷, 陈永华.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轻微型肝性脑病中西医诊治[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 45 (03): 16-19.
五、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带教情况
中医药防治锥体外系疾病肝豆状核变性、脑血管病、睡眠障碍等;每年带教硕士研究生3-4人。
六、联系方式:办公电话(系统安全问题,不要留手机号)、邮箱
电话:0551-62850122;电子信箱:783278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