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张东伟

一、个人简历
张东伟,男,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诊疗中心主任,肿瘤一科主任,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教研室主任
现任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徐经世国医大师继承人,“岐黄工程”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安徽省卫计委首批肿瘤内科远程国(境)外研修培训项目人才,安徽中医肿瘤专科联盟副理事长,安徽省老年医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老年医学会中医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肿瘤临床协作专委会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组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学会专家协作组专家,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五运六气专委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委会常委,安徽省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委会副主委,安徽省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委会常委,安徽省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专委会常委,安徽省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委会常委,安徽省医师协会整合医学专委会常委,安徽省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委会委员,合肥市抗癌协会理事,安徽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安徽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肿瘤内科分会委员。对肿瘤的中医姑息治疗、中西结合治疗,肿瘤的营养治疗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良恶性肿瘤的中医姑息治疗,尤其是肺、胃、肝、胆道系统等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肿瘤并发症如:胸腹腔积液,肠粘连,肠梗阻,放射性肠炎,放射肺炎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术后,放化疗后的中医药辅助治疗,癌前病变的中医药干预治疗等,深入研究总结了中医治疗肿瘤的思想理念和技巧。
二、教学科研情况(包括主要在研课题、获奖成果等)
1.基于CCL28/CCR10探讨阿胶建中汤调控胃癌免疫微环境及作用机制研究,横向课题编号2025HX002,主持
2.恩度联合免疫加化疗在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单臂、多中心临床实验,横向课题编号:2024HX007 北京中关村精准治疗基金会,主持
3.安徽省2022年度中医药传承创新科研项目:经方“薯蓣丸”通过NK-κB/TGF-β1/泛素蛋白酶体信号通路干预肿瘤患者恶病质的研究,项目编号:2022CCZC01
4.第二批省级中医优势(特色)专科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皖证医药服务秘[2022]34号
5.安徽省2021年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同公关项目(胰腺癌),项目编号:2021zdynjb10,协作单位负责人
6.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徐经世国医大师继承人 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6号
7.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培训项目 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8]224号,2018/12-2022/12
8.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KJ2018A0291 课题名称:基于Reg IV基因及其介导的EGFR/Akt信号通路研究复方守宫散干预胃癌腹膜转移的作用机制,时间:2017/12-2019/12,主持,结题
9.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5xjjy017课题名称: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临床技能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初探,时间:2015/12-2017/12 ,主持,结题
10.安徽中医药大学校级科学研究,十灰散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研究,时间2008/12-2010/12,主持,结题
11.复方守宫散抗肿瘤的药效学研究,安徽中医学院临床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10LC-045B,参与
12.安徽中医学院临床研究基金项目:复方守宫散抗肿瘤的药效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LC-045B,参与
13.安徽中医学院临床研究基金项目:十灰散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LC-051B,参与
14.安徽中医学院临床研究基金项目:复方守宫散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项目,批准文号:2009LC1-032B,参与
15.中医膏方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 (编号:2015年校秘科[2015]8号) ,参与。
16.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计划,项目批准文号:KJ2007 A037,参与。
三、论著情况(包括代表性论文、专著、教材)
1.国医大师徐经世经方论治肿瘤相关情志病的经验探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ISSN1672-7134,CN 34-1268/R 2025,37(2) 256-260
2.Zhang Dongwei, et al."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gastric cancer and induces its apoptosis.." 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 .(2021): doi:10.1111/JFBC.13866.(第一作者)
3.中医辨证分型与替吉奥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杂志、ISSN1673-6613,CN 11-5511/R,2021,16(08):1486-1490、1550
4.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临床技能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初探[J]、中国卫生产业、ISSN 1672-6554,CN 11-5121/R、2018,15(20):145-146、175
5.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联合香菇多糖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学、ISSN1000-0399,CN34-1077/R、2013,3(34):305-306
6.黄苓解毒泄浊颗粒灌肠治疗恶性肿瘤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ISSN1000-0399, CN34-1077/R、2014,6(35):829-830
7.石灰散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ISSN1003-8914,CN11-1592/R、2014,7(29):1410-1412
8.疏肝健脾中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ISSN 1672-2779、CN 11-5024/R、2013,6(11):5-8
9.中药配合低剂量化疗药物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J]、肿瘤基础与临床、ISSN 1673-5412、CN 41-1383/R、2014,27(3),225-228
10.中药外敷联合微波热疗治疗皮肤血管瘤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ISSN 1009-6469,CN 34-1229/R、2008,6(12):554
11.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临床研究[J]、肿瘤基础与临床、ISSN 1673-5412、CN 41-1383/R、2008,21(3),238-239
四、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带教情况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
研究生带教情况: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10名
五、联系方式:办公电话(系统安全问题,不要留手机号)、邮箱
办公电话:0551-62850065
邮箱:1386677703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