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汪瀚

发布者:研究生院 发布时间:2025-07-14 浏览次数:

一、个人简历

汪瀚,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江淮名医。

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副院长,脑病中心主任,安徽省中医科学院中医脑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杨文明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专科(脑病科)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安徽省第七批“115”(中医脑健康药物研发产业创新团队)助理。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科研项目、安徽省临床医学研究转化专项、安徽省卫生健康科研项目等多项课题,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部创新药物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脑病防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分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学会罕见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二、教学科研情况(包括主要在研课题、获奖成果等)

1)近5年主持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从lncRNA-Meg3调控肝星状细胞自噬途径探讨肝豆灵治疗Wilson病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2208085MH266),主持人;

2. 安徽省临床医学研究转化专项项目:基于心脏磁共振多模态成像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心肌损害早期识别研究(202304295107020109),主持人;

3. 安徽省高校科研项目:lncRNA-SNHG7调控细胞自噬促进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机制及肝豆灵的干预研究(2024AH051061),主持

4. 安徽省卫生健康科研项目:从lncRNA H19调控胆汁铜排泄角度探讨肝豆灵治疗Wilson病的作用机制(AHWJ2022b036),主持人;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杨文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主持人;

6. 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安徽省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皖中医药秧(〔2024〕21号),主持人;

7. 省级中医发展专项高水平传承人才项目(皖中医药发展秘〔2024〕1号),主持人;

8. 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健脾益气法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循证评价及新药研究(2022YFC350301),分中心负责人;

9.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研项目:解毒化瘀方调控p38/JNK信号通路改善Wilson病铜转运障碍的机制研究(KJ2020A0436),主持人;

10. 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脑血管疾病风险人群湿证相关特征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SZ2021ZZ07),分中心负责人;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miRNA-29调控细胞自噬降低肝星状细胞活化治疗Wilson病肝纤维化的机制及肝豆扶木汤干预研究(81973825),排名第二;

12.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制及中药干预的基础与转化研究(202303a07020004),排名第二;

2 近5年获奖情况:

1. 《国医大师韩明向辨治缺血性脑卒中学术创新及应用》,2024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4)

2. 《帕金森病中医病机理论创新及临床应用》,2023年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3. 《帕金森病中医诊治策略创新及其应用》,2022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四)

4. 《智脑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2020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二)

5. 《肝豆状核变性中西医结合诊疗策略创新与基础研究》,2019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四)

6. 《肝豆状核变性中医诊疗策略创新及临床应用》,2019年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四)

三、 论著情况(包括代表性论文、专著、教材)

1)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Ge SF, Sun LT, Wang H(通信作者), et al. Case report: Co-occurrence of Wilson's and Alexander's Diseases Revealed by Genetic Analysis[J]. Frontiers in Neurology, 2025, 16: 1514044.

[2] Yang WM, Yang Y, Wang H(共同一作), Wang J, Zhang S. Clinical and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patients with late onset Wilson's disease. NPJ Genom Med. 2024 Dec 24;9(1):71.

[3] Cui S, Ke L, Wang H(通讯作者), et al.TSG-6 alleviates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d blood-brain barrier disruption by suppressing ER stress-mediated inflammation[J].Brain Research,2023,1817:148466.

[4] Xuan WT, Wang H(共同一作), Peng Zhou, et al. Berberine ameliorates rats model of combined Alzheimer’s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via the suppression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3 Biotech ,2020,10(8):359.

[5] 汪瀚(第一作者),杨文明,花代平,等.341例儿童Wilson病中医证型与脂代谢的相关性[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5,31(15):140-146.

[6] 汪瀚(第一作者),殷馨,花代平,孙兰婷,宣巧玉,纪美艳,杨文明.肝豆灵通过调控LncRNA H19促进胆汁排铜改善Wilson病肝纤维化[J/OL].海南医学院学报,2025. doi: 10.13210/j.cnki.jhmu.20250410.001.

[7] 殷馨,汪瀚(通讯作者),花代平,等.肝豆灵通过LncRNA H19调控PI3K/Akt/mTOR自噬信号通路治疗Wilson病肝纤维化[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5,31(01):131-138.

[8] 花代平,汪瀚(通讯作者),宣巧玉,等.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757例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中医证候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48(03):303-311.

[9] 宣巧玉,花代平,孙兰婷,殷馨,杨文明,汪瀚(通讯作者).基于临床试验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智脑胶囊治疗帕金森轻度认知障碍的机制[J/OL].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5. doi: 10.13210/j.cnki.jhmu.20250410.001.

[10] 孙兰婷,汪瀚(通讯作者),徐春生,等.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铁沉积及其与铁代谢关系的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1,40(09):1666-1669.

2)主要教材专著:

1.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编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出版

2. 《神经病学》(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出版

3. 《鲍远程中医脑病临证与研究》(副主编),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出版

4. 《中国分子神经病学》(副主编),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出版。

5. 《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新进展》(编委),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年出版

6. 《中国疾病信号通路与靶向治疗学》(副主编),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出版

四、 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带教情况

从事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疾病治疗2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疾病、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重症肌无力、失眠、眩晕等。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3名,已毕业研究生26名。

五、 联系方式:

电话:0551-62838920 电子邮件:neuwha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