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作为安徽省第一家开设药学专业的高等院校,1976年形成独立的药物分析学科开始面向药学专业本科学生授课。自2003年,已在中药学、药物化学和生药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招收药物分析方向硕士研究生,目前已培养了硕士研究生25名,在读该方向硕士研究生18名。本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2008年本学科所依托的药学学科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 2009年本学科药物质量控制与评价方向被列为博士点立项建设方向之一。药物分析学学科2011年被国家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已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很高的学术队伍。现有硕士生导师8人,其中教授(研究员、主任药师)6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副主任药师)2人。
本学科在广泛开展药物质量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质量控制技术需求,建立了药物分析色谱技术研究平台、电化学分析技术研究平台、元素分析技术研究平台,在药物质量分析、中药活性成分分析、中药质量控制(含农药残留和有毒有害元素分析)及药物体内分析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学科围绕药物质量控制与评价、药物作用有效性与活性成分相关性研究、药物分析新技术和方法研究等方向开展研究。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4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校自然科学基金和青年基金多项;参加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科研项目多项,企业合作项目多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1.药物质量控制与评价;2.药物作用有效性与活性成分相关性研究;3.药物分析新技术和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