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戴好富

发布者:研究生院 发布时间:2024-10-29 浏览次数:

一、 个人简历

戴好富,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站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得中国侨界贡献奖、第七届海南省青年科技奖、海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海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海南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海南省南海名家、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海南省领军人才、海南自由贸易港C类人才、海南省委联系服务重点专家等荣誉称号。中国植物学会植物药与天然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南省植物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海南省药学会常务理事。

教育及工作简历:

2010.07至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2010.01-2010.06,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2004.07-2009.1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1.11-2003.11,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药物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天然药物化学,博士后;

1996.09-2001.08,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学,博士(硕博连读);

1992.09-1996.07,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学士。

二、 教学科研情况(包括主要在研课题、获奖成果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公益性(农业)行业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等18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先后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4项、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

1、主持在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1824,奇楠沉香种苗2-2-苯乙基)色酮高产相关基因的挖掘与功能鉴定,2022/01-2025/1258.0万元;

2)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ZDKJ2021031,沉香、降香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21/12-2024/121000.0万元;

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1,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站长经费,2021/01-2025/12200.0万元。

2、获奖情况:

12023“沉香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2015“海南黎药资源的收集保护、物质基础与创新利用研究”,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32009年“海南热带药用植物及其共附生微生物资源研究”,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三、 论著情况(包括代表性论文、专著、教材)

迄今为止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96篇;主编著作15部;获批审(认)定海南省植物新品种5个;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68项;参与制订行业标准2项,制订海南省地方标准4项,团体标准9项。

部分代表论著:

1Yan Yang, Jia-Hong Zhu*, Hao Wang, Dong Guo, Ying Wang, Wen-Li Mei*, Shi-Qing Peng*, Hao-Fu Dai*.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R2R3-MYB gene family in Aquilaria sinensis reveals a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AsMYB054 involved in 2-(2-phenylethyl) chromone biosynthe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23, 244: 125302. (IF 8.2, 一区)

2Ge Liao, Cheng-Neng Mi, Li Yang, Hai-Li Zhang, Xu-Po Ding, Ming-Wei Cai, Hao Wang, Wen-Li Mei*, Hao-Fu Dai* and Xiao-Yu Tang*. p‑Quinone methide-mediated nonenzymatic formation of chalcane-containing dimers in dragon’s blood. Organic Letters, 2022, 24(50): 9275-9280. (IF 6.072, 一区)

3Wei Li, Hui-Qin Chen, Hao Wang, Wen-Li Mei* and Hao-Fu Dai*. Natural products in agarwood and Aquilaria plants: chemistry,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biosynthesis. Natural Product Reports, 2021, 38: 528-565. (IF 15.111, 一区)

4)《海南苗族医药志》,主编.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

5)《三沙岛礁植物图鉴》,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年;

6)《沉香的现代研究》,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年;

7)《黎族药志》第1~3册,主编.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0102014年;

8)《海南黎族民间验方集》,主编.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年。

四、 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带教情况

以黎药资源天然产物的结构与生物功能、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及药源分子药理作用机制与成药性评价为主要研究方向。目前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其中12名硕士生赴德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五、 联系方式:

0898-669618690898-66890978)、daihaofu@itbb.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