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历
主任中药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药工程学后备学科带头人,第二届邓铁涛中医医学奖获得者,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导师,广东省杰出女科技工作者,广东省首席技师,佛山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大城工匠,现任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从事中药现代化事业30余载,主持与参加各级科研课题40余项,与技术团队完成了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解决了700多种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技术难题,并带领团队进一步开展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研制工作,共完成了130余项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的申报,获得颁布79项;申请专利153项,获授权专利84项,其中发明专利79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等组织科学技术奖项6项;在国内外专业重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50余篇,其中SCI论文20篇,主(参)编撰专著17部,在国内多个专业学会任职,在业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二、教学科研情况(包括主要在研课题、获奖成果等)
2.在研课题
[1]主持佛山市科技局项目:“佛山市中药外源性有害物质安全性评价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联盟”(2120001002309),2022.01-2023.12
[2]主持广东省科技厅项目:“菠萝精准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23B0202040002),2023.12-2026.12
[3]参与佛山市科技局项目:“桂枝芍药知母汤等5个经典名方复方颗粒示范性研究”(1920001000378),2020.01-2024.06
[4]参与澳门特别行政区项目:“中医经典名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和麦门冬汤的制剂、标准研发与产业转化研究”(0001/2020/AKP),2021.08-2024.08
[5]参与国家工信部项目:“中药全产业链质量技术服务平台”(2022-230-221),2022.09-2025.08
[6]参与广东省中医药局项目:“鲜益母草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制定及其药效学研究”(20233006),2023.01-2024.12
[7]参与佛山市南海区科学技术局项目:“防治代谢性疾病中医药系列产品创新研发”,2023.01-2027.12
2.获得科技奖励
[1]“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
[2]“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体系建立与关键技术创新应用”项目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
[3]“现代化免煎中药配方颗粒自动调配系统”项目获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优秀奖;
[4]“智能生产模式及集成检测体系在中药配方颗粒中的创新应用”项目获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
[5]“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中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
[6]“脉胀理论与益气化痰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
[7]“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项目获201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
[8]“50种中药配方颗粒的专属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示范研究”项目获201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
[9]“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0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
[10]“二陈汤、逍遥散及广佛手等7味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示范性研究”项目获200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
[11]“采用超细粉体技术制备中药研究”项目获200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
[12]“健胃舒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寒兼肝郁气滞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项目获201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
[13]“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项目获201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三等;
[14]“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中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9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
[15]“健脾化瘀解毒法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与临床应用创新平台”项目获202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16]“智能生产模式及集成检测体系在中药配方颗粒中的创新应用”项目获2020年度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进步奖一等奖;
三、论著情况(包括代表性论文、专著、教材)
1.代表性著作
[1]中药产业技术概览,ISBN 978-7-03-075558-2,科学出版社,2023.06,副主编
[2]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汤剂与质量标准研究(第二册),ISBN 978-7-117-34129-5,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03,副主编
[3]良药配方关爱健康 带您认识中药配方颗粒,ISBN 978-7-5359-7756-4,广东科技出版社,2021.12,主编
[4]中药配方颗粒液相色谱图集(上册),ISBN 978-7-5214-2671-7,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1.1,编委
[5]经典名方开发指引,ISBN 978-7-03-065966-8,科学出版社,2020.08,编委
[6]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汤剂与质量标准研究(第一册),ISBN 978-7-117-28814-9,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2,副主编
[7]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三册),ISBN 978-7-5359-7034-3,广东科技出版社,2018.12,审稿
[8]广东省医疗机构制剂规范(第五册),ISBN 978-7-5359-6757-2,广东科技出版社,2017.05,审稿
[9]广东省医疗机构制剂规范(第四册),ISBN 978-7-5359-6592-9,广东科技出版社,2016.1,审稿
[10]广东省医疗机构制剂规范(第三册),ISBN 978-7-5359-6450-2,广东科技出版社,2015.12,审稿
2.代表性论文
[1]不同基原大黄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质量评价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01):83-90.
[2]UPLC-DAD法同时测定不同干燥工艺三白草中5种黄酮成分的含量,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19,35(04):506-510.
[3]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艾叶配方颗粒中6个酚酸类成分[J].中南药学,2023,21(02):497-502.
[4]基于色泽量化与UPLC指纹图谱的不同产地荆芥药材质量评价[J].中国现代中药,2022,24(05):812-820.
[5]当归不同药用部位炒焦过程中颜色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J].中药材,2022,45(03):586-593.
[6]基于UPLC特征图谱及色彩图像技术的当归与酒当归差异比较研究[J].中药材,2022,45(02):321-326.
[7]厚朴花浸出物测定方法的建立与不同产地药材质量评价[J].中国现代中药,2021,23(10):1755-1761.
[8]基于标准汤剂的芸香科常用中药饮片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21,33(10):1649-1667.
[9]A Novel Strategy for Screening Active Components in Cistanche tubulosa Based on Spectrum-Effect Relationship Analysis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Journal of Analytical Methods in Chemistry,2023,01: 1-20.
[10]Component analysis using UPLC-Q-Exactive Orbitrap-HRM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Kudingcha (Ligustrum robustum (Roxb.) Blume),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2022,162: 1-12.
[11]Metabolic Insight Into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Tao-He-Cheng-Qi (THCQ) Decoction on ICH Rats Using Untargeted Metabolomics,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2021,12:1-17.
[12]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quality markers from Yinlan capsule and its LXRα-mediated therapy for hyperlipidemia, Phytomedicine,2019,59: 1-10.
四、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带教情况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质量评价
带教情况:以导师资格指导研究生27名,在读研究生5名。
五、联系方式: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147123785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