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董昌武:从基层走出来的安徽省名中医

发布者:研究生院 发布时间:2023-09-28 浏览次数:

董昌武,1965年出生,安徽舒城人,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名中医,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一流课程《中医诊断学》负责人。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健康管理分会副会长、中医诊断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与开发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徽省中医药学会民间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师从名中医高尔鑫教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近四十年,是我校“医教研”三位一体的杰出代表。



薪火相传,致力中医的传承与发展

在教学方面,他秉承“听读行思,兼行并施,且就点滴心得反复磨搓,于已得之上研讨新思路、新方法,务求思之有新,行之有得,得之有果。”深得治学之要,成就了他“安徽省教学名师”的称号。他所讲授的《中医诊断学》被教育部列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先后主编、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创新教材等8部,自编教材3部,形成了中医诊断学教材体系。在教学研究方面,他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强化新安医家诊断经验的传承教育,主编了《新安医家诊断特色学习辅导》。为了加强中医诊断实验实训体系建设,带领研发团队研发了“中医舌诊人工智能实训与考核平台”,从四诊技能到中医辨证思维进行强化练习,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培养学生时注重薪火传承,乐于扶掖后学,精心讲解临证所得,倾囊相授,诲人不倦,深受学生爱戴,10余年来,先后培养了26名硕士研究生。

医路前行,潜心临床的实践与总结

从医37年来,阅历无数病患,诊治病证广泛,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1985年中专毕业后前往六安县卅铺中心卫生院、肥西县三河医院基层工作10年,为临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考入安徽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完成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临床水平。近20余年,潜心研究心血管疾病,尤其从宏观辨证与微观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病基础、证候学规律等,取得一定成效。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近十余年来累计服务患者达15万余人次,深得患者好评。2023年,被评为“安徽省名中医”称号。



学科融合,推动科研的守正与创新

作为安徽省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他多年来致力于心系疾病的证候学基础研究及中医四诊信息化、客观化研究,注重跨领域合作。在证候学基础研究方面,将中医传统证候学与分子生物领域中表观遗传学相结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研究项目等科研课题;在四诊信息化、客观化研究过程中,将传统舌诊与图像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承担了安徽省中医药科技攻关项目、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相关横向课题等研究,研发了智能舌诊仪、中医舌诊开放平台、高校自适应学习平台等多款设备与软件,获得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70余篇。


(中医学院/供稿 研究生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