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胜麒,副研究员,药剂学研究生导师,安徽省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生物应用研究。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曾赴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访学研修1年。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安徽中医药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等,指导研究生获省级优秀硕士论文。
温情相伴:亦师亦友的心灵港湾
科研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其中常伴随孤独与挫折。在课题组里,学生感受到的却是一个充满理解与支持的温情港湾。他始终以平易近人的姿态,真诚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状态与困难,敏锐体察他们的情绪波动,并以长辈般的开导和朋友般的鼓励,陪伴学生度过科研与生活中的低谷。面对实验反复失败、论文撰写遇阻,他从不责备,而是以“没关系,我们一起来看问题出在哪里”的支持,帮助学生缓解焦虑、重拾信心。尤其是在2022年10月疫情封控期间,他与两名研究生主动申请留校,坚守实验室三周,全程指导学生科研、共同应对挑战。在此期间,他不仅悉心指导实验、帮助分析数据,更时刻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缓解他们的压力。这份无处不在的温情,打破了传统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敢于表达困惑、暴露弱点,因为在学生心中,他不仅是导师,更是一位真正可信赖的“同行者”。
智慧引航:学术道路的明睿舵手
在坚实信任的基础上,他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前瞻的科研视野,为学生精准把握研究方向。他始终跟踪学科前沿,帮助学生捕捉创新点、分解科研目标,高效推进课题实施。他擅长一针见血指出关键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令学生常有豁然开朗之感。在指导中,他注重方法论传授,强调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常以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这种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方式,不仅锻炼学生的批判与创新思维,更助其在有限时间内产出高质量成果,切实提升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路前行:成长旅程的平等伙伴
陈胜麒老师始终以“同行者”自我定位,强调平等尊重、共同成长。在课题组内,他倡导学术民主,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理性辩论,甚至挑战教师观点,以此激发团队创造力。他亦不讳言个人科研经历的失败与成功,使学生理解挫折本是成长的一部分,从而更从容坚韧地面对挑战。他深知,教育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塑造人格。在他的引领下,学生所获远不止论文与文凭,更包括严谨思辨、求真务实的精神,直面困难的勇气,以及追求卓越的初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深知育人工作本质上是一项“心”的事业。赠予学生的,远不止是一纸文凭和几篇论文,更是一套严谨的思维方法、一种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一份直面挑战的勇气以及一颗追求卓越的初心。他不仅是学术上的严师,更是学生人生路上的慈师和益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