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学者、全国医务名匠】杨文明:大医精诚传岐黄,桃李芬芳济苍生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9-29 浏览次数:

杨文明,中共党员,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临床神经病学博士后,安徽中医药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兼职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首届医务名匠,国家区域中医脑病诊疗中心负责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带头人。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临床分院院长。

1.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从教39年,始终坚持在教学与临床一线,杨教授言传身教,将“悬壶济世、服务人民”的信念融入血脉,他始终秉持“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与家国情怀,抗疫期间担任安徽省中医药防控专家组组长,他身先士卒,始终战斗在抗疫最前线,总结出“五大抗疫经验”,相关事迹被权威媒体报道,为师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所培养的学生中,有中组部博士服务团扶贫骨干、援疆专家、人民教师、科研尖兵和一线医务工作者,无一不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践行着老师的教诲,展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2.教学成果斐然,科研能力强,是教育创新的实践者

杨文明教授业务能力精湛,深耕神经疾病领域,尤其在肝豆状核变性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上取得国际领先的突破性成就,牵头制定《肝豆状核变性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帕金森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等多个指南、共识及临床路径,成为行业标准

他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极大提升了教学效果,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他主编9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和10部学术专著,其主编的《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研究》更是全国该领域首部研究生规划教材目前已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药研究生教材中发行量最大的教科书,产生较大社会影响。他所带领的团队也获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和安徽省高校新安医学脑病创新团队殊荣。

科研上,他聚焦神经疾病领域,尤其在肝豆状核变性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突破,首次发现肝豆状核变性肌张力分裂现象并发表于国际神经病学顶级期刊JAMA NeurologyIF21.3,在国际上发表首篇中医药治疗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感染患者的SCI论文,成果入选2022年度全国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先后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二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22项,主持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等32项,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并指导研究学生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90篇,彰显了临床科研融合育人的突出贡献。

杨文明教授不仅是医学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品德灵魂的引领者,他对医学事业的执着、严谨的学风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深刻影响着学生的职业选择,成为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