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叶霖

发布者:研究生院 发布时间:2025-09-15 浏览次数:

一、个人简历

叶霖,20026月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临床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9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安徽中医药大学心理系副教授,执业医师,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兼任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双师型教师,跨学科专家型学者,有深厚的多学科理论功底和视角独到的理论研究,强调学以致用。擅长女性与青少年心理治疗与咨询,尤其对学习动力不足、注意缺陷、抑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及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等领域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咨询经验、临床经验。主持省部级多项课题,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二、教学科研情况

(一)主持科研课题

1.安徽省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电针脾胃腧穴干预阈下抑郁发展机制的ERP研究(2022AH050515),在研;

2.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从文化视角探幽新安医学“情志论”(SK2021A0126), 在研;

3.安徽中医药大学校级自然重点项目:针刺疗法+自我关怀训练——身心同治实施阈下抑郁干预机制的探究(2020zrzd10),已结项;

4.安徽省教育厅与省妇联重点项目:“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心理服务指导体系构建(2022-FNYJ-016),已结项;

5.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社会科普研究项目:心理正能量:中学生学习力提升训练指南,在研;

6.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于QOL-BREF及认知ERP研究心理干预配合针灸治疗肝郁型PMS临床疗效观察(SK2017A0230),已结项;

7.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认知行为互动取向2型糖尿病团体辅导的干预效果研究(2010SQRW075),已结项;

(二)主持教研课题

1.安徽省教学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发展心理学线上课程(2021xskc050),已结项;

2.安徽省省级一流课程:发展心理学(2020SJJXSFK1484),已结项;

3.安徽省教学质量工程教学重点项目:《中医心理学》教材建设,在研;

4.安徽中医药大学教研重点:心流理论指导下中医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潜能触发机制的研究(2017xjjy_zd004),已结项;

(三)主要获奖成果

1.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医药院校“五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排名第72024年;

2.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二等奖:中医药院校研究生“1234”心理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排名第72022年;

3.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保护的研究,排名第72011年;

4.安徽中医学院第十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教案一等奖),2011年;

5.2009-2010安徽中医学院优秀教师;

6.2010-2012安徽中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四)指导学生参赛情况

1.指导解婉莹、高玥等同学获第二届安徽省应用心理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论坛专业一等奖,2025年,第1指导老师;

2.指导刘家琳、叶子函静等同学获第二届安徽省应用心理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论坛专业二等奖,2025年,第1指导老师;

3.指导何震琪、杨雨洁等同学获第二届安徽省应用心理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论坛专业三等奖,2025年,第1指导老师;

(五)社会贡献

1.2023年安徽日报:“高考倒计时”视频,中医心理学特色指导高考学子保持良好心态,视频点赞转发和评论5000余人次,播放量十几万人次;

2.2024年安徽日报:“名师助你去高考心理篇”,视频播放量十几万人次;

3.2024年大皖新闻融媒体平台“小叶医探”:高考系列,视频播放量累计十几万人次;

4.2024年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直击2024安徽新高考特约心理嘉宾,为安徽省65.4万考生家长现场直播和答疑,指导家长如何更好陪伴高考学子;

5.每年为合肥50中教育集团、合肥市第六中学、合肥市永红路小学等学校义务讲座数十场。

三、论著情况(包括代表性论文、专著、教材)

1.叶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处理好四种关系[N]. 安徽日报,2020-03-05(理论版).

2.叶霖,刘菂斐,戴映天,.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多维度融合[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6(04):96-98.

3.叶霖,储俊坤,吴吉萍,.针刺联合正念认知疗法治疗经前期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8(05):62-66.

4.叶霖,王平,陈艳玲.心流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心理学》自主学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36(06):103-105.

5.叶霖,王平,戴映天,.“健康素养”培育体系的三维构建:元认知视角[J].医学与哲学,2019(18):52-54.

6.叶霖,王满.基于正念认知疗法缓解“后疫情心理综合征”[J].江苏教育,20209:52-54.

7.陈艳玲, 叶霖, 张俊杰, . 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40(03):388-392.

8.叶霖副主编,《大学生心理学》[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四、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带教情况

以多学科理论为背景,以中医心理学为依托,以群体庞大的女性和青少年为主要对象,致力于身心脑多维研究心理疾病发生机制、心理干预与治疗手段;有机融合中医情志论与现代心理学理论,遵循“形与神俱,不可分离”原则,将中医药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切实解决来访者心理困扰与痛苦。

研究生带教方向:中医情志论;青少年与女性心理问题及干预治疗;心身脑同治体系建构。

五、联系方式:办公电话(系统安全问题,不要留手机号)、邮箱

0551-68129241;邮箱:39153662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