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简历
马玥璐,副教授,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心理学专业。现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心理学系教师。201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访学。任教过《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心理学相关课程十余门。主持、参加多项省部级科学研究、教学研究课题,发表论文数余篇。
二、教学科研情况
(一)主持参加科研课题
1. 2016年主持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我国心理咨询师创伤共情的ERP研究,SK2016SD35,已结题;
2. 2022年主持安徽省妇联、安徽省教育厅妇女理论研究重点课题,三孩新政下城市已婚女性的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2022-FNYJ-042,已结题;
3. 2023年主持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医情志疗法对抑郁症的调节与干预策略探析,2023AH050689,在研;
4. 2024年参加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累积生态风险对青少年短视频成瘾的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在研;
5. 2023年参加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哲学社会科学),3—6年级儿童幽默语言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2023AH050163,已结题;
6. 2019年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资助国内访学项目,gxgnfx2019007,已结题;
7. 2021年主持安徽中医药大学自然重点研究项目,基于RDEU演化模型探究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博弈风险决策在自杀意向中的干预,2021zrzd23,已结题;
8.2014年主持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运用心理学方法提升中医文化软实力,探索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2014rw006,已结题;
9.2010年主持安徽中医学院青年基金项目,高等医学院校多媒体教学的满意度测评研究,2020qn010,已结题;
(二)主持参加教研课题
1. 2023年主持安徽省质量工程示范实验实训中心项目,心理实验实训中心,2023sysx009,在研;
2. 2024年主持安徽省教育厅新时代育人质量工程研究生教育项目,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中医心理学),2024zyxwjxalk118,在研;
3. 2022年主持安徽省质量工程“新文科”改革项目,中医药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2sx083,在研;
4. 2020年主持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 ,“金课”背景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提示路径探究——以心理学课程为例,2020jyxm1010,已结题;
5. 2020年主持安徽省教育厅省级教学示范课项目,《认知心理学》课程省级示范课,已结题;
6.2018年主持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基于移动信息化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认知心理学》中的探索与实践,2018xjjy_yb011,已结题;
7.2022年参加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线上精品课程的录制工作;
8. 2017年荣获安徽中医药大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结业证书。
(三)主要获奖成果 
1. 2023年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7,中医药院校“五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23jxcgj139-8;
2. 2022年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8,中医药院校研究生“1234”心理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22jxcgjY143-8;
3. 2017-2019年荣获安徽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四)指导学生参赛情况
1. 2021年指导本科生取得2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立项;
2. 2022年指导本科生取得3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立项;
4. 2024年指导本科生取得3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立项;
5. 2023年指导本科生取得3项校级创新创业项目立项;
6. 2022年指导本科生取得4项校级创新创业项目立项;
三、论著情况
[1] 马玥璐,袁鹭,沈碟等.三孩新政下城市已婚女性的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R/OL].2万5千余字,2023.03
[2] 马玥璐,吴明证,赵小军.心理学专业学习者创伤共情的ERP探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85-90.DOI:10.3969/j.issn.1003-0964.2020.06015.
[3] 马玥璐,陈林,齐韫艺. Notch noise持续影响作用的ERP探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2,39(2):88-92.DOI:10.13450/j.cnki.jzknu.2022.02.018.
[4] 马玥璐,吴明证,赵小军.构建创伤事件应对体系:ERT的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9,36(5):147-152.DOI:10.13450/j.cnki.jzknu.2019.05.035.
[5] 马玥璐,王平,谢姒等.基于IRT的有效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1,34(3):23-23,34.
[6]马玥璐,吴明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中医院校学生求医行为的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7:47-49.
[7] 马玥璐,王平,宫黎明等.自上而下的教学在“金课”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风,2021(16):162-163,168.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116075.
[8] 马玥璐,吴明证,赵小军.互联网视阈下教师履行教书育人双重职能的共情教学探析——来自ERP的证据[J].开封大学学报,2019,33(4):45-49.
[9] 马玥璐,王平,谢姒等.构建移动信息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形成性评价体系[J].科教文汇,2019,12:57-58.DOI:10.16871/j.cnki.kjwhc.2019.12.024.
[10] 马玥璐,王平,谢姒等. 构建移动信息化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J].科教文汇,2019,12:53-54.DOI:10.16871/j.cnki.kjwhb.2019.12.025.
[11] 马玥璐.提升中医文化软实力,探索中医类高校的内涵式发展[J].价值工程,2017,36(15):205-206
[12] 马玥璐,王平,宫黎明等.“金课”建设中的三大动态因素与三大静态因素[J].科技风,2023.01:22-24.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301008.
[13]马玥璐,陈艳玲.高等医学院校多媒体教学的满意度测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21,7(8):213-214.
[14]胡霞,马玥璐,水静等.基于SPOC模式的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索[J].科教文汇,2024(19):90-94.DOI: 10.16871/j.cnki.kjwh.2024.19.022
四、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带教情况
主要从事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医心理学以及社会调查等。
五、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551-68129241
邮箱:mayuelu@ahtcm.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