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宫黎明

发布者:研究生院 发布时间:2025-09-15 浏览次数:

宫黎明工作照

一、个人简历

宫黎明,女,安徽省含山县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现任职于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美国Western Kentucky University访问学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APS会员;安徽省戒毒协会理事;安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协会理事;合肥实验学校心理健康副校长;主持、参与多项目省部级、国家级教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多篇。


二、教科研情况

(一)主持科研课题

12022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质量发展阶段安徽省普通高校本科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AHSKY2022D159,在研。

22023年度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智能干预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青少年心理危机智能化识别与预警研究,SYS2023B01,在研。

3、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大学生自我不确定感研究,SK2019A0237、已结题。

4、安徽中医药大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自我怀疑、内隐能力观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已结题。

5、安徽中医药大学校级探索性科研项目: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建设、已结题。

6、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已结题。

7、安徽中医药大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道德现状与对策研究、已结题。

8、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学业测评的改革与应用研究、已结题。

(二)主持教研课题

12024年度新时代育人质量工程项目(研究生教育)——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广州圣泉医院研究生企业工作站(2024qygzz029),在研。

22023年度新时代育人质量工程项目(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医学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研究(2023jyjxggyjY175),在研。

32022年安徽中医药大学校本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教发〔20235号,项目名:生活中的心理学。已结题。

4、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线上课程MOOC):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21xskc052),已结题。

52019年安徽省级教学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9jyxm1099),已结题。

6、安徽中医药大学校级教学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研究(2014xjjy009)、已结题。


(三)主要获奖成果

1、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医药院校“五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排名第62024年;

2、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二等奖:中医药院校研究生“1234”心理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排名第42022年;

3、指导学生参加第七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落地生根,从心出发——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需求分析(2016)。

4、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新创意大赛获得三等奖:Mirror聊天机器人开发构想(2013)。


三、论文情况

1、认同理论(UIT):概念、内容及元分析研究[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4):41-45.

2、成长型思维在自我怀疑与心理健康、任务绩效中的调节作用 [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116-123.

3Impacts of growth mindset and concern with performance on resilience to self-doubt in american and chinese students.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4(6), 1585-1606. https://doi.org/10.1007/s11218-021-09671-6

4、现代大学制度视角下的校园性骚扰及其防治[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02):93-97.

5、自我怀疑及其本土化研究前瞻[J].长沙大学学报, 2019, 33(03):139-142.

6、积极心理学关照下的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探析,中国人口报理论版[N]. 2018.3.26.

7Cultural differences in attitude toward and effects of self- doub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8).54 (6), 750-758. http://doi.org/10.1002/ijop.12525

8、从消极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18):73-75.

9、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之后发优势[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24):73-76.

10、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以安徽省巢湖市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20):72-77.

11、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论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9):17-20.

12、超越基于缺陷的学生评价[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6):120-124.

13、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30-134.

14、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和方法[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56-158.

15、质疑教考分离[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4):1-3,10.


四、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询证干预、创伤心理学、文化心理学。


五、联系方式

E-mail:578052365@qq.com

Tel:0551-6812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