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张俊杰

发布者:研究生院 发布时间:2025-10-15 浏览次数:

一、个人简历

张俊杰,男,1981年生,应用心理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教授。安徽省社会心理学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等。

二、教学科研情况

(一)主要科研课题

1.主持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教育强省视域下农村青少年生命意义感的培育与提升研究(2024CX138),在研;

2.主持安徽省高校科研重点项目(人文社科类):城市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形成与家校社协同干预机制研究(2024AH052738),在研;

3.主持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需要理论视阈下大学新生心理需求与入学教育的衔接、融合研究(SK2017A0229),已结题;

4.参与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医学生抑郁症状与童年期虐待、情感气质的关联性研究及对策构建(SK2020A0240,排名第三),已结题;

(二)主要教研课题

1.主持安徽省传统专业改造提升项目:应用心理学专业改造提升项目(2022zygzts057),已结题;

2.主持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家校协同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获得感的提升路径研究(2022jyxm865),已结题;

3.主持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需要理论视角下地方中医药院校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18xjjy_zd013),已结题;

(三)主要获奖情况

2022年 获安徽中医药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1年 获安徽中医药大学2020-2021学年度“优秀教师”称号;

2019年 获安徽中医药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三、论著情况

(一)论文

1.陈艳玲,张俊杰,顾琼,. 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咨询知晓和心理求助意愿与心理症状的关联及教育启示[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23(02):71-74+80.

2.陈艳玲,张俊杰,顾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医学新生中重度抑郁症状的影响[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4,43(04):190-194.

3.张俊杰,金晓,戴菲,. 人际敏感对医学院校贫困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情绪的多重作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03):198-203.

4.陈艳玲,张俊杰,顾琼,. 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戒毒者生活满意度与戒毒意愿和抑郁症状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2,36(08):669-674.

5.张俊杰,刘婷,陈艳玲,. “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J].科技风,2022,(14):149-151.

6.张俊杰,刘婷,陈艳玲,. 医学院校大学生专业认同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学习动机的中介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02):108-110+114.

7.陈艳玲,张俊杰,顾琼,. 1173名强制隔离戒毒者童年期虐待及毒品使用行为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2,26(04):392-396.

8.陈艳玲,张俊杰,顾琼,. 安徽某医学院校新生童年期虐待及留守经历与抑郁症状的关系[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24(02):147-154.

9.张俊杰,刘婷,陈艳玲,. 中医院校新生基本心理需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科技风,2021,(36):173-176.

10.张俊杰,刘婷,陈艳玲,. 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和情绪的多重中介作用[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23(04):303-308+315.

11.张俊杰,刘婷,陈艳玲. 生活满意度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和积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9(03):70-73.

12.张俊杰,刘婷,陈艳玲,. 大学新生心理需求结构的调查分析及启示[J].心理月刊,2021,16(09):18-20+70.

13.宫黎明,张俊杰. 自我怀疑及其本土化研究前瞻[J].长沙大学学报,2019,33(03):139-142.

14.陈艳玲,张俊杰,宋小鸽,. 安徽省625名女性强制戒毒人员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及影响因素[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8,22(12):1303-1305.

15.陈艳玲,张俊杰,于海波. 农村留守经历在医学院校生自我概念与成就动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5(04):35-39.

16.陈艳玲,张俊杰. 农村留守经历对大学新生逆境商与自我概念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08):1109-1113.

17.汪海彬,张俊杰,刘婷,. 情绪体验范围和区分性量表中文版在医学院大学生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07):549-550.

18.汪海彬,张俊杰,姚本先.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安全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10):785-787.

19.张俊杰,汪海彬,姚本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04):154-155.

20.张俊杰,汪海彬,姚本先.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心理研究,2009,2(05):91-94.

(二)教材

1.副主编,“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职版)[M].安徽大学出版社,2023.

2.副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M].安徽大学出版社,2019.

四、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五、联系方式:

邮箱:zhangjj19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