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姜天鑫

发布者:研究生院 发布时间:2025-10-16 浏览次数:

一、个人简历

研究生学历,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的临床应用与机理研究,邮箱:742842833@qq.com2016年研究生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从事针灸临床及带教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及痛症的临床及其机理研究。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项、安徽中医药大学校级重点项目2项级以及校级教学项目1项。参与省级以上课题十余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三)、安徽中医药学会科技二等奖排名(排名第二)。发明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一项。第一作者发表核心论文7(Medline3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杏林学者、中青年骨干科研培训班优秀学员、安徽省康复质控中心秘书、安徽省首批区域中医康复中心建设项目秘书、安徽省针灸学会针灸康复分会副秘书长。


二、教学科研情况(包括主要在研课题、获奖成果等)

在研课题:

1、针灸通调法调控DRG和软骨细胞K2P通道改善KOA炎性疼痛的机制及临床推广应用研究,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编号:2024AH050918,经费10万元,2024.09-2026.09,主持。

2血管性痴呆早期预警信息技术及针灸防治策略研究,安徽省卫生健康委一般项目,10万,AHWJ2024Aa200832025.04-2028.03,主持。

获奖:

12024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针灸治疗脑卒中运动障碍的临床应用及多关节联动康复治疗仪的研发,排名第二。202403-18-R-02

22024年度,针灸治疗脑卒中运动障碍的临床应用及神经血管调控机制,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2024-MZYY-192

32023年度,针灸治疗认知障碍的临床应用推广和中枢效应机制,科技进步三等奖,安徽省人民政府名单(袁爱红、杨骏、张庆萍、黄日龙、查必祥、邵俊、姜天鑫、邹坤霞、解鸿宇、樊吟秋);

42023年度,针灸防治脑卒中认知及运动障碍的临床应用及神经血管调控机制,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技二等奖,排名第六(2023-2-R6);

52022年度,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卒中新语”病例PK-安徽省决赛三等奖,排名第一;

62021年度,基于通调机制的针灸治疗膝原发性骨关节炎的临床应用,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人民政府,排名第三J-2020-2-176-R3)。

主持软著:

1)膝骨性关节炎通调法镇痛关键技术调控系统V1.0

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炎性因子分析系统 V1.0

科技成果:

1上肢多关节联动康复治疗仪研发及临床应用,获安徽省科技成果(2024N992Y00006715),排名第二;

2)针灸防治 COVID-19关键技术及临床推广应用研究,获安徽省科技成果(2024F064Y002911),排名第三。


三、论著情况(包括代表性论文、专著、教材)

1)姜天鑫,吴伟伟,李飞.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20,47(07):212-214.

2)姜天鑫,吴伟伟,李飞.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弛缓性瘫痪[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01):102-105.

3)姜天鑫,李飞.针刺治疗中风后弛缓性瘫痪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04):683-685.

4)姜天鑫,李飞.现代科学技术对针灸临床发展的启迪探讨[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06:25-26+49.

5)姜天鑫,王保国,杨琪琪,柳雯,马守亮,李飞,杨骏.针刺联合刺血及清瘟泄热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中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24,49(08): 845-850.

6)姜天鑫,杨琪琪,李飞,蔡圣朝.项七针联合压灸治疗颈性眩晕: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针灸,2024,44(07):792-796.

7)姜天鑫, 杨琪琪李飞.通调法针灸治疗长新冠后嗅觉障碍28[J]. 中国针灸, 2025, 45 (03): 331-334.


四、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带教情况

研究方向:针灸的临床应用与机理研究

带教情况:作为临床导师,辅助十余名研究生临床能力指导工作;安徽中医药大学菁英班导师,在培学生两名。


五、联系方式:办公电话(系统安全问题,不要留手机号)、邮箱

0551-62668857

7428428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