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张成

发布者:研究生院 发布时间:2025-10-17 浏览次数:

一、 个人简历

张成,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研科副科长,副研究员,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第二批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担任中国针灸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和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伦理审查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针灸学会青年理事。主持安徽省卫生健康项目1项,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校级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参与获得安徽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参与获批专利3项,参与编写著作3部。


二、 教学科研情况(包括主要在研课题、获奖成果等)

1.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

(1)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安徽省卫生健康科研项目,AHWJ2024Aa20129,基于代谢组学探究脾胃培源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2025-04至2028-03,10万元, 在研, 主持

(2)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22AH050467,基于脑肠互动探讨调神培元针法对FD伴抑郁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能量代谢稳态的调控,2023-01至2024-12,10万元,结题,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82574977,脾胃培源方重塑FOXD1依赖性糖代谢重编程调节组蛋白乳酸化干预IM的机制,2026-01至2029-12,48万元,在研,参与

(4)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安徽省卫生健康科研项目,2024Aa30026,基于“USP25/HIF-1α 去泛素化”研究温清止利法调控ILC3s修复UC肠黏膜免疫稳态的作用机制,2025-04至2028-03,5万元, 在研, 参与

(5)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2024xayx14,基于“内疡”理论研究愈疡止利方调控ILC3s修复UC肠黏膜免疫稳态的作用机制,2025-01至2026-12,5万元, 在研, 参与

2.获奖成果:

(1)脾胃培源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证研究及临床应用,安徽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2021,参与


三、论著情况(包括代表性论文、专著、教材)

[1]张成,朱国旗,王婧吉,李学军,李梦,王训翠*. 针刺改善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针刺研究, 2025, 50(1): 76-83.(论文)

[2]Yi Zhang,Ying Wu,Bei Pei1, Qin Sun,Cheng Zhang,Qi Yang,Yueping Jin,Jing Wu,Xuejun Li.Piwei Peiyuan Prescription Attenuates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by Eliciting MAPK10-Mediated Mitochondrial Autophagy. Cell Biol Int. 2025; 49 Cell Biol Int. doi: 10.1002/cbin.70016

[3]张成,储浩然,王婧吉,王飞飞,许蕾.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临床适宜病症调查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 27 (11):1514-1517.(论文)

[4]张成,胡玲,周逸平.事件相关电位中失匹配负波的临床应用进展[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12):1466-1469.(论文)

[5]《杏林春暖—马骏脾胃病临证精粹》,科学出版社,2020,编委

[6]《谈古论今话脾胃》,科学出版社,2020,编委

[7]《杏林秋实-李学军临证经验撷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5,编委

[8]杨骏、储浩然、黄学勇、王婧吉、张成、王频、袁爱红、查必祥、黄剑、王飞飞、何雨霞,2020年,中国针灸学会团体标准《针灸门诊装备设施配置规范》(T/CAAM 0005-2020),中国标准出版社

[9]杨骏、储浩然、张庆萍、黄学勇、韩为、李难、王婧吉、张成、吴松,2019年,中国针灸学会团体标准《针灸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艾灸》(T/CAAM 0001-2019),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四、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带教情况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的临床和机理研究;中医药标准化研究。

研究生带教情况:暂无。


五、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551-62668814

邮 箱:1040330563@qq.com